- 1 -
惠阳防疫很细致,别踩雷
昨天发了一个惠阳的教师招聘公告
相当于是惠阳的教师公招。
【事业编】惠阳区教师招聘公告,学科是大头,主科要师范!
惠阳的教师公招分得很细,既有应届往届,也有师范非师范。
昨天的公告里也说到,去年惠阳的教招是要求在粤省事进行每日健康申报的,考前14天,中断一天都不行。
所以去年报名时候报了很多人,考点选在惠阳中山中学高中部两栋楼,结果真正能进入考场去考的人反而不太多,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连续申报健康情况。
最后在考场里,每个考场几乎都是空空荡荡,每个考场30人座位,可能坐不到一半。
| 惠阳中山中学高中部
昨天同时出的另一个公告,是之前惠阳区2021年乡村教师专项招聘的笔试资审,针对惠阳的区内合同制人员转正考试,也有328人过审。
人数不少的同时,公告仍然要求在粤省事进行健康申报,只是没有说要连续几天,而且还要求报考者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这是很重要的一点,不得不说,惠阳的防疫做得是真细。
所以报了惠阳的考生,还是要留个心眼,免得最后进不去考试,就巨亏。
要有防疫证明!
- 2 -
教招仍激烈,缺口仍很大
虽说每年都有教招,但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说,是供不应求的,每年放出来的岗位这么少,而应届生+没上岸的往届生+转行跳槽的人员又不断增加,竞争越来越大。
根据惠阳区2020年的数据,全区共有在职在编教师5584人,区聘教师1138人,民办学校、幼儿园教师8165人。
去年全年,惠阳区共招聘高学历高层次人才36人,招聘编制教师69人,招聘合同制教师269人,另外还有三支一扶支教老师18人。
而全区的学校共有313所,其中学校172所(公办129所、民办43所)、幼儿园141所(公办11所、民办130所)。
截止至去年秋,惠阳区在校生共有206788人,其中学生171509人、幼儿35279人。
一句话概括,就是教师缺口仍大。
按惠市编〔2014〕70号文件要求,在人员达到定编数前,每减员5人,可引进专业对口的全日制本科以上专业人员1名,这个增补速度是缓慢的。
不过现在随着人口政策放宽,学生越来越多,学校也越来越多,新建的学校又是另外一种招聘标准。
机会仍有,但想要把握住,是需要汗水和努力的。
要有上岸信心!
- 3 -
新晋教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
(各位读者不要对号入座,对事不对人)
疫情的直接影响,导致教招人数激增。但近几年毕业的高校应届生并没有呈现良好生源的态势。
教招分数高,并不代表教师职业素养就很好。这个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惠阳区,是各县区各地市均有这种情况。
很多新晋教师并不愿意接受学习机会,认为进入体制内后,可以安于现状,无所谓职称和教学。
做起材料磕磕绊绊,电脑操作熟练度不高,教学时无法处理突发情况,更多的情况也不再赘述,懂得都懂。
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场景围绕信息化开展。
生源越来越复杂,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精细化,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。
如果年轻老师仍保持传统思维参加工作,安于现状,缺乏教师个人的思考,且不说被淹没,至少个人的进步是缓慢甚至停滞不前。
凡事都有双面性,新工具新教学给我们带来考验的同时,也给我们的个人提升拓展了很多渠道。
经常有老师问我,可以怎么提升自己?
我说:如果自己暂时没头绪,不妨去看看一师一优课,先去模仿别人的优点,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加以改进,融入自己的思考。
| 一师一优课资源强大
当然,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,别人并不能强求。
说是一回事,做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- 4 -
惠阳的教招考题
昨晚有粉丝发私信问我惠阳的去年的题目考了啥。
按今年的公告,应该和去年相类似,教综+学科。
而且学科是大头,过半都是学科。
难度在中高考之间,比中考难,比高考简单一丢丢。
但你非要问具体考了啥,因为隔了太久,我也不记得了。
今天拼命想,想起两个,一个是文言文,一个是古诗默写。
文言文考了苏轼和淮阴的一篇文章,古诗考了一个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
我为什么对这两个印象这么深刻,前者,是因为当时一直想不起淮阴是什么,后来想起来才知道淮阴是指淮阴侯韩信。
后者,是因为当时我一直想不起《茅屋》的千古名句,前大半首古诗都背出来了,就是最后想不起。
直到最后一刻,即将放弃时,猛然想起: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
完美。
所以我对这两个印象这么深刻。
看看能不能再想起来多一点,想起来了再整理给大家吧。
大家如果有了简单的一个方向,复习做题就对了!
以上。
来源 source
个人的思考
排版 editor
不思考的思想者
版权 copyright
图文由@思想者不思考 编辑整理,如需转载,请与小编取得联系。